创作毛泽东诗词插图的几点体会
作者:傅抱石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844

从传统发展看,大概先有画而后有诗。到厂唐初,诗画结合得很好。元以后,书法被重视,清初以后,印章亦跃为重要艺术之一,如齐门石,是诗、画、书、印的高度结合者。

  我比较喜欢诗的绝句和古风。对于词,渎得极少,只是年轻时渎传奇接触厂一些。我比较喜欢画家的诗,特别是石涛(这位亡国王孙,对我影响不小),其次是龚半千。他们——尽管立场站在统治阶级,而由于时代、社会影响,民族的热情是充满着的,如石涛的《咏梅花》和《金陵怀古》、半千的《与费密游》,我不知画过多少遍。1938年,我一到重庆,在朋友家中看到主席的《长征》七律一首。后来得到一本《西行漫纪》,初步体会到《长征》诗的凌天气概和革命的乐观精神。解放前不久,又读到了杰作《沁园春•雪》。


  解放后到1953年秋,我画过不知多少遍的《长征》和《沁园春•雪》,由于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太不成熟,画来画去,总是不对头,纸倒浪费了一大捆。恰巧这年举行第一届国画展,我勉强(初步)完成了《更喜岷山千层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和《抢渡大渡河》两幅。这两幅几个刊物发表了,得到了不少的意见。


  近几年来,我本想画杜甫的一些丧乱的诗,即安史之乱时流离中所作的,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出塞》、《兵车行》等反战的诗。这些诗,我也很爱好。可惜没有画成,不是没有画。1954年、1955年问,我完成了屈原《九歌》十图全部。屈原是个浪漫主义的人民诗人,自11世纪以后,不少名家都画过,如李龙眠、张渥、赵子昂、陈老莲等。我是据郭老的解释经营的。去年初,《诗刊》发表了毛主席的18首诗词,引起了全国的重视,在世界也有影响。当时我读到,特别是《井冈山》、《元旦》、《会昌》、《大柏地》几首,都是在江西写的。我更觉亲切,决心要画它。去年我出国时,还带了一本《诗刊》随身诵读。这本杂志,带得不错,还起了一些作用。原因是捷克一位汉学家正在把主席诗词译成捷克文,对一些特别是《沁园春•雪》、《娄山关》、《昆仑》……几首的典故和含义,找我谈过几次(通过一位原中央美院1956年留学生叫海兹拉尔的翻译,他看过我画的主席诗词的画稿),解决了一些问题。因为,捷克人民对毛主席的文学作品是特别尊崇、爱好的。所以,一发表他们就开始翻译了。


  今年初,主席的《蝶恋花》发表厂(1957年5月11日写信给长沙十中李淑一同志的),不久便有好几位诗人作文章谈自己的体会(如臧克家)。我喜欢诗,但对诗的确是十足的外行。当时只觉得这首词太好厂,若是能够画出来(想的时候,就知道未必能画成功),那才是我此生的大幸厂。7月1日,《红旗》第3期发表厂郭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着重地解释厂这首词的精义,使我的理解进厂一步。但是在形象思维上,还是困难重重。


  我细渎郭老的文章,同时把春间搞的几幅草图来看看。


  此《蝶恋花》词,大体分作8句,第一句是现实的,我失去一位战友杨开慧,你失去爱人柳直荀。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写的天上,是浪漫的。七、八两句又结合在现实。


  我曾试过各种各样的构图,可是“忠魂”和“杨柳”(妙合姓氏)这一关,总不得过去。还有“人间伏虎”、“汨飞化雨”,又怎么办?曾经想画两个人影子,代表两位烈士,吴刚向他们敬酒,嫦娥向他们起舞——场面(情节)焦点在天上了。主要的意思(全国解放)又接不上去……后来,以红旗代表第七句,大雨代第八句,使天上人间有呼应,而吴刚就只得捧壶侍立在后面了。这是第一幅图画。


  在美术系的两次座谈会上,钱XX同志提意见说,(第一幅)天上的分量重了些,我认为这意见好得很,就连忙赶了第二张,把山岳的分量提高到和天上相仿,并且红旗多,更显得重要。据主题思想,色彩都非常注意清淡。


  可是这幅画,我画得并不好。我多次讲,只要有人提一句有力的反证,就会立刻被全部否定掉。主席的词是伟大的,画得好也是光荣的。但是,对画家来说,是一项危险的工作。


  从本省预展、送京,直到现在,北京、上海和本省同志们的意见是不少的。前天总结了对这画的意见,除了称许一类的不谈,主要的有四种:


  1.希望把“忠魂”形象化,用柳叶表现不完整。


  2.要画“月宫”,嫦娥在月宫起舞。


  3.吴刚还要站远些(北京同志的意见)。


  4.“雨”最好在视线以下来“下”(与钱XX同志的意见相仿)。


  我认为钱XX同志的意见(还有一二人大约同此)是值得试试的。我决定再画,就照这个意见试试看,将来画成厂再请同志们指教。


  中央人民美术版社,为厂迎接伟大的国庆十周年,为厂放一颗“印刷、装帧、没计”的大卫星,参加明年民主德国莱比锡举行的“世界印刷、装帧、设计展览”(评奖的),在10月底组织厂几个人为毛主席21首诗词作释图,交荣宝斋水印版,承邀我参加这个光荣的创作任务。到最近为止,我一共完成厂19首的初稿17幅,只有两首(《七律•赠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还没解决。


  据我个人浅薄的体会,画诗词常见的有三种方法:


  1.深刻体会厂作者的原意,不拘于迹象,自然合拍。这是最好的画法。但最难,不多见。


  2.把全文的意思,全面画来,句句扣紧,而画面与主题一致。


  3.全文包含太多、太杂,不易在一幅之中联系起来。


  这种情况下,是容许画其中的(主要的)一句、一联,或一部分的(孤立地画一句、一联、一部分也可以)。


  我所画的17幅初稿,尽管有些经过同志们的提高意见,得到很大帮助。我还不敢说有一幅是属于第一种的。没有,的确没有。因为主席的诗词,博大渊深而又奇峰突出、变幻多姿,实在不容易着想。画者与作者的思想天地太悬殊了,怎么样,也只能是“貌似”一斑,绝对谈不到“神似”。如许多文章所作的定评,主席的诗词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高度结合的典型”,我万分同意这个定评。正如不少人所言,是“前无古人”的。关于这一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全文,我非常惭愧,实在不懂得什么,也说不出个道理来,我是没有发言资格的。若是从几年来喜爱、学习、描绘了主席的某些诗词,在这个过程中,据我太浅薄的一点理论常识,并非完全没有尝到一点点甘苦的。于此,就胡说八道谈几句吧。


  郭老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一文中写道:“自四十年前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来,全人类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每天、每天都在创造着有史以来空前未有的奇迹。从文艺活动方面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浪漫主义提供了理想,对现实主义赋予了灵魂,这便成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或者这两者的适当的结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我认为这即是前无古人,也即是古人所万不能及的主要根据;也即是我们画不好的主要根源。这是一。


  诗(词)不等于马列主义,却与马列主义分不开的。这就更难体会一些。主席的胸襟气概——领导6亿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任何古人所不敢拟的。因此主席的诗词(在主席著作中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遣词属高,就有那么一种令人景仰、令人崇拜、令人折服的魄力。不但如此,而且往往排募纵横之中又极细致飘逸,真像唐人《颂玄奘法师碑》上的两句话:“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等。假使容我胡说一通,我还觉得,主席的确又是一位写景的神手。当然,主席的写景,目的并不范围在“景”,而是通过“景”来宣传革命(借郭老语)。这例子很多。可惜我这破笔,为了追求“景”,已经是吃不消了,何况通过景来表现革命。其间距离就是如此。


  主席的诗词,一般说自然都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但21首中,大部分都很谨严,同时又极生动,大气磅礴,如日中天。其中几首又是大家可公认为浪漫主义最突出的。如上面谈过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还有最近发表的《七律送瘟神二首》、《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之二三、《念奴娇•昆仑》、《水调歌头•游泳》等。


  以上所写,是我几年来为了作画所得到的点滴体会。毫


  无疑义,错误是有的。这仅是我个人——作为一个开始学习的人——主观的体会,希望同志们指教。


  我可是有决心,此生一定要努力画主席的诗词。明年就考虑迈向21首进军,并且一直要画到最后不能握笔时为止。我认为太值得我这半辈子努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