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沉默的图片,我们能不能承受镜头背后的生命重量
作者:佚名    转贴自:沉默的图片,比任何文字都更加震撼,我们能不能承受,镜头背后的生命重量?让无数人流离失所的无情洪水似乎渐渐偃旗息鼓,    点击数:1113

我们能不能承受,镜头背后的生命重量?
宝库2016.07.15

让无数人流离失所的无情洪水似乎渐渐偃旗息鼓,

但我们不会忘记,这双刷屏的大脚。

不会忘记这个疲惫的睡姿。

今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公共服务奖”得主——美联社的4位记者,追踪报道了东南亚工厂虐待囚禁渔民的可怖罪恶,引起全球震惊。


如果不是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人们无法相信这些血腥事实发生在21世纪。如果不是这些揭露了真相的图片,2000多名工人不会被政府解救,重获自由。


沉默的图片,比任何文字都震撼。

它以最直观的方式揭露了这个世界的晦暗与光明,残酷与温情,绝望与希望。


生命借它发声,

振聋发聩。

我曾深深地怀疑上帝的存在,然而在我一次次目睹那些残忍与丑陋之后,我双腿跪地,心里默念:“上帝啊,请带我离开这样的世界。” 

——唐•麦库宁 战地记者

她想象着妈妈的样子,画在了孤儿院冰冷的地上。她脱下鞋,小心翼翼地踩上去,蜷缩在妈妈的胸前,仿佛能感受到一丝柔软和温暖。


伊朗女艺术家Bahareh Bisheh在伊拉克的孤儿院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刻。这个小女孩,在伊拉克战争中失去了妈妈。

《传道士与饥饿童》 Mike Wells摄

殇歌四方,饿殍千里

小手主人与我们所处的生活何止云泥。

我们并不需要别人的苦难来证明自己的幸福,

只希望这个世界少些战火,饥饿,歧视,绝望。

叙利亚,一个男孩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小妹妹。

我们幻想所有故事都有一个童话般的完美结局。

小女孩得救了,从此和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战争留下的,是鲜血,是眼泪,是毁于一旦的家园,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美联社南越战地摄影记者黄功吾1972年拍下了这张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


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歇斯底里的美军对着平民狂轰乱炸。从天而降的汽油弹让孩子们惊慌逃命,女孩脱光燃烧的衣服尖叫着向前跑来,她张开双臂,痛得大叫。旁边, 是一群迈着悠闲步子的美国士兵。


这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使改变了美国舆论的走向,某种程度上促使越战提前结束。

 

这个女孩,叫潘金淑。

马其顿边境,难民们乞求警察放他们穿越国界。

一张张脸上,写满了卑微到泥土里的哀求和对生命的渴望。

说什么尊严?

那是活着的人才有资格拥有的东西。

2015年9月24日,一名叙利亚难民抱着孩子挣扎着走下小艇,登上希腊莱斯博斯岛。

2016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逃亡之路》系列 《纽约时报》记者摄

4岁的小女孩看到摄影师举起的长焦镜头,以为那是一把枪。她紧抿着嘴高高举起了双手,清澈的大眼睛里写着恐惧,还有超越年龄的听天由命。

 

2014年12月,摄影师奥斯曼·萨厄尔在叙利亚北部阿特梅赫的一个难民营中拍摄了这张照片。另一名记者在推特上发布了这张照片,社交媒体疯狂转发。英国BBC进行了调查并证明了照片的真实性。“我不敢再看这双眼睛,这让我想哭。”

 

透过这双眼睛,持续6年的叙利亚内战从一个媒体报道的重复性名词,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

生而为人,命途太短。

我们如何面对离别?

岁月不存慈悲,

愿你能用力珍惜拥有的一切。

《Wait For Me Daddy》 Claud Detloff摄 1940年10月1日 加拿大

五岁的沃伦.瓦迪.贝尔纳德跟着自己的爸爸列兵杰克.贝尔纳德跑,大喊着“爸爸,等等我!”

此去是生离?是死别?

士兵的眼泪,Jane Therese摄,美国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路透社 Kim Ho Young摄 朝鲜

2010年10月31日,朝韩首批离散家属短暂会面后,老人挥手送别兄弟。

昔日少年郎,再相见已成迟暮老人。

或许,这是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里约热内卢。狗的主人在土石流中死亡,它在墓地坐了两天两夜,寸步不离。

巴西。12 岁的小男孩 Diego Fraz o Torquato在他老师的葬礼上拉奏小提琴。

是老师通过音乐帮助他脱离贫困与暴力,教会他什么是尊严,什么是爱。

白俄罗斯二战老兵Konstantin Pronin,坐在高尔基公园的长凳上。

二战结束后,每一年5月9日,他都和当年的战友们相约来此聚会。

2011年5月9日,他在这里坐了一整天。

独自一人。

今日听过的歌,读过的书,喜欢过的花,走过的路,

都将在某一刻成为过往。

每一天,我们都在走向终点。

有爱相陪,

尽管路途迷茫生命渺小,

也不负每个光辉时分。

父与子 (1949 和 2009) Vojage-Vojage

时间,请你慢些走。

被杀害的阿塞拜疆记者的儿子

你永远是我的英雄。

没有双手,我依然可以陪伴你。

没有臂弯,我依然可以拥抱你。

这是荷兰的一个墓碑。葬者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女子,她的丈夫信仰其他教义,因此两人不能葬在一起。他们建造了这样的墓碑。

 

愿紧握的双手,能指引他们走入同一个天堂。

在2011 年埃及开罗的一场暴动中,基督徒手拉手保护着祈祷中的穆斯林 Nhat V. Meyer摄

 

爱,超越信仰。


19 岁的狗狗 Schroep 患上了关节炎,只有在家附近的湖水拥抱下才能入睡。41 岁的 John Unger 每天都选择这样的方式让相伴 19 年的亲人睡上一个好觉。

 

爱,不分种族。

意外之吻,Wayne Jones摄,澳大利亚

爱,不惧时光。

最爱《肖申克的救赎》的一句台词:

“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美好的事情,永远不会消亡。”(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丑恶、无知、贪婪、罪恶在每天的新闻头条上换着形态轮番上演

尽管如此,

始终要心存希望,要相信希望永远不会消亡。

这个虚弱饥饿的小男孩,后来被人称为Hope(希望)。丹麦女孩Anja正在给他喂水。

 

几年前,一个叫Nwanaokwo Edet的尼日利亚小孩被牧师指控是中了邪的“巫童”,迷信的父亲往他嘴里灌强酸驱魔,他拚命挣扎,强酸四溅毁了他的脸和双眼。Nwanaokwo在医院苟延残喘一个月后死亡。

 

Hope是非洲数量众多的被指控的“巫童”之一,2岁的他被赶出家门自生自灭,八个月来靠捡食路人丢弃的垃圾维生。幸运的是,离死亡一步之遥的他遇到了天使,被救助到了安全的地方。

 

数万名正在被虐待、抛弃、恐吓致死的“巫童”,能不能遇到他们的Anja?

2012年元宵节,郑东新区CBD。

流浪汉弯腰捡起地上的半瓶饮料,喝了一口,周围人群突然纷纷喊着:快看快看!烟花!

他抬起头,看到一朵硕大的绚丽在头顶绽放。

真美,他笑了。

7岁的美国男孩科迪•麦卡斯兰先天残疾,两腿生来没有胫骨。从小安装假肢的他成了一名“飞毛腿”,不仅参加过马拉松比赛、残疾人运动会,还获得过两枚赛跑金牌。


一些在战场上受伤截肢的美国大兵称科迪为他们的“小英雄”。

尽管生活糟透了,但我可以试着让它好一点。

不论贫穷或富有,不管年长或年幼,人类的求知,永不停止。

注视,David White,英国

“希望是付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这些镜头凝固的每个瞬间

都是真实的故事。

我们无力改变全世界,

但我们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全世界。

被Anja Ringgren Loven救护的Hope,已在细心呵护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