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接手这家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艺术机构
作者:佚名    转贴自:日前“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个人藏品将要被出售”的消息,仿佛给低迷的中国当代艺术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在北京运营了9年之久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创办人尤伦斯夫妇的藏品一旦易主,将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尤伦斯时代的谢幕。谁将接手这家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艺术机构?成为艺术圈的焦点。    点击数:734

本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日前“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和个人藏品将要被出售”的消息,仿佛给低迷的中国当代艺术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在北京运营了9年之久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创办人尤伦斯夫妇的藏品一旦易主,将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尤伦斯时代的谢幕。谁将接手这家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艺术机构?成为艺术圈的焦点。

  尤伦斯夫妇“大撒手”

  “老尤早有退意,坚持到现在已属不易。至于谁来接手,得看手上还有哪些藏品可以打包一起卖。”正如收藏家唐炬所言,尤伦斯夫妇出售UCCA的决定并非突然,并且艺术圈内一直有所传言。

  直到6月29日晚,“66号公路”在豆瓣上一篇文章《UCCA尤伦斯中心很快会被出售》引爆微信朋友圈。第二天,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与尤伦斯基金会联合发出了一则正式声明,称“创始人尤伦斯先生打算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及个人艺术收藏托付新主”,确定UCCA确实将易主。

  在这份声明中,尤伦斯先生表示:“过去30年以来,我一直支持中国艺术的发展,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趣和美好的经历。我现在已经80岁了,需要考虑如何将我的艺术藏品和UCCA交付予更年轻的艺术赞助人。”

  据称早在2010年,尤伦斯夫妇曾与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讨论收购事宜,因为UCCA只是租用798艺术区的空间,没有实际资产,因此民生方面建议同时收购一些尤伦斯的藏品,但最终因为条件不合未能成交。

  这期间,尤伦斯夫妇通过北京和香港地区的拍卖会以及私人洽谈等出售了数亿元的中国艺术藏品,包括2009年曾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1.08亿元成交的曾巩《局事帖》和7906万港元成交的张晓刚作品《生生息息之爱》、1.8亿港元成交的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等。

  对于尤伦斯夫妇大批出售中国当代艺术藏品的举动,曾引发外界关于他们要转型放弃中国当代艺术和UCCA的猜测,但被尤伦斯基金会予以否认。

  如今由于UCCA没有藏品,而盖伊·尤伦斯本人的藏品和机构独立,来自UCCA本身的只有品牌价值和团队。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自2007年创立以来,最初重点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与发展,2012年馆长田霏宇上任后,策划了多个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包括劳森伯格、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肯特里奇等国际艺术家的展览,同时关注更加年轻的新锐艺术家,开展公共项目包括教育课程、讲座与论坛、艺术影院等。

  不过相比较UCCA在当代艺术界的学术地位价值,可能打包藏品是让UCCA卖出的最有效方法。谁将接手?是机构还是收藏家?目前有着各种猜测,有人提到了风头最劲的收藏家刘益谦,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私人美术馆馆主,他曾经买走了尤伦斯夫妇送拍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放到他的龙美术馆里展览,此番他是否会对尤伦斯手上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感兴趣呢?

  非营利艺术机构之痛

  高大上的私人美术馆看起来不差钱,实际上背负的巨大运营压力只有创办人最有体会,一座中大型美术馆目前的运营成本每年在几百万到上千万元,若加上展览、运输、保险、展品进出口的费用则又是一笔庞大的资金开支。关于UCCA亏损的传言好像一直都没消停过,UCCA寻找新主,其实是一场正常的机构运营操作,不过,UCCA易主之后能否持续目前的运营模式,无疑使其面临新的挑战。

  据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去年年底公布的2015年总运营成本,去年其运营总共花费是4092万,其中,创始人尤伦斯先生出资25%;企业赞助25%;每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年底举办的慈善义卖占20%;另外,艺术品商店的盈利占20%;还有10%则来自个人的赞助,即尤伦斯的理事会成员的赞助。

  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份很漂亮的成本比例分配,创建人尤伦斯先生由原来的百分百投入,到逐年减少,并慢慢只占到了总运营成本的15%-25%左右,说明UCCA的管理团队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造血机制和模式。

  UCCA艺术商店创造了非营利艺术机构艺术商店的一个新可能,孵化出中国自主的设计品牌,年收益能达到近两千万元;UCCA 赞助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模式也开创了个人赞助非营利艺术机构的先河。

  据说作为海外机构的尤伦斯基金会没法直接在国内开展活动,不得已选择了比较快速便捷的公司注册。对于非营利与获取商业盈利之间的界限,CEO薛梅表示,UCCA的底线是从来不出租给艺术家或者其他机构做艺术展览。

  这样一家风生水起的非营利艺术机构,虽然也面临新的危机,相比国内其他的私人美术馆还处于创办人一人出钱,一家做主,或依靠出租场地来获取运营成本的模式,UCCA造血机制和运营模式依然很值得非营利艺术机构借鉴,但学术品牌价值的未来尚无法确定。

  “当代艺术收藏时代”的落幕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收藏者和艺术资本开始逐渐撤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到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大幅滑坡,原有的价值体系遭受冲击动摇,而新的价值判断标准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力量涌现试图寻找新的可能性。

  此时,对于尤伦斯夫妇的退出,批评家吕澎表示,整个艺术领域的状况本来就很差,坚持一下给大家一点鼓励只是情绪上的,在根本上当代艺术的境遇已经很糟糕。

  也有人持相反观点,“尤伦斯夫妇是中国当代艺术举足轻重的收藏家,在他们的时代建立了一种艺术市场运作体系和话语权体系,而如今新的市场模式和价值评判标准正在建立,艺术创作、收藏更加多元化,某一机构或个人,已不能完全影响掌控当代艺术的发展。”

  纽约佩斯画廊行政副总裁彼得·伯瑞斯则认为,许多中国艺术家已经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拥有稳定的地位,其“中国性”反而表现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今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知美术馆、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为代表的新一轮民营美术馆强势而出,在它们背后支撑的是来自金融、地产行业的明星资本。收藏家李苏桥表示,近年本土私人美术馆的激进其实也在催生着当代艺术界的新旧更迭、中外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