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欲以愚公精神助年画申遗
作者:冯骥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350

  115日,69岁的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对记者说,在文化上自己是个失败的人。从事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以来,这位老人常常要跟很多东西赛跑,他的对手有时是权力,有时是市场。张国摄

 

  大名鼎鼎的冯骥才承认自己失败了。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对记者坦言:我觉得,在文化上,我是个失败的人。

 

  他是在115~6日,天津大学召开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期间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经过8年多针对年画产地的田野普查,他牵头出版了22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卷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准备推动中国年画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总算松了口气的冯骥才看上去依旧忧心忡忡。他说,自己在现实中经常陷于无奈,有时看到一些非常美好的东西,很想去挽留它,但是无能为力。

 

  所以我对我自己评价不高,虽然我努力做,有的时候做了点东西,有些东西干得还不错。他说,与现状相比,这点东西还不是太像样

 

  自从由作家转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者身份以来,69岁的冯骥才常常要跟很多东西赛跑,他的对手有时是权力,有时是市场。

 

  比如,他多年前就开始批评全国流行的旧城改造,自己也数不清发出过多少声音,呼吁市长们和地产商们给城市多留点老房子,多留点记忆,可今天千城一面的结果令他灰心,我们600多个城市基本上都差不多了。

 

  今年9月,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他又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面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千城一面的文化悲剧,很可能在农村再现。

 

  那次座谈,他的开场白是: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

 

  他形容,每个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但还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在新农村和城市化的大潮中,它就消失不见了。

 

  今年,他出版了一本新书,《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他用临终抢救这个医学术语,描述自己对天津一个即将被夷为平地的画乡的心情。那一刻我心里在流泪。

 

  他对记者指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古村落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一些操之过急的、非理性的或者是利益驱动的倾向,往往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拆除一个村落的时候,没有考虑文化应该怎么安放,怎么传承下去,这是让我特别担忧的。

 

  中华民族的根,实际上深深扎在各式各样的古村落里,所以我们希望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把这些根脉保留住。他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说,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认定了3批、10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包括法律保护、政府保护、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等在内的一整套保护体系。我国正在进入非遗后时代

 

  他说,非遗后时代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这个时期,有很多新的问题出现。确定了非遗,保护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由于政绩观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热心申遗,却不热心保护;由于过分市场化,一些文化遗产又失去了原有特色,比如有些木版年画就变成了机器印刷。

 

  从2003年开始,冯骥才领导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他时常被人询问抢救和保护的关系怎么摆,他的回答是——抢救是专家的事,保护是国家的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在政府。政府不知道哪个东西好,就由专家去抢救,但是抢救完了保护,专家就没那本事了。科学的保护,离不开专家。政府如果不听专家的,很容易造成保护的反面——破坏。

 

  冯骥才并不反对市场,但他反对开发文化遗产,他认为开发这个词汇容易使人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他注意到,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上充斥着大批假冒伪劣、相互模仿、急功近利的东西。他在西安见过,著名的滑县皮影开始用机器压制,见不到传统的刀法,文化含量就降低了。把纯正的东西弘扬了,经济上获利才更大;越是迁就市场,价格越低。

 

  这位自认为失败的文化名人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这儿请我帮忙,那儿又要拆东西了。他想找个时间一封一封回信,但是又不知怎样回复。我怎么安慰他呢?我帮不了实际的忙,我只能说说话而已。有时候地都卖出去了,马上就拆了,怎么办呢?”但是不回信,他又觉得过意不去

 

  所以很多时候,他只能苦笑。但是,他又觉得,不能因为无奈,你就不去做。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呼唤整个社会的文化良知。他说,中国要从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的任务,不是中央政府开一个会就能解决的。在这个时代,文化良知的声音应该成为一种强音。就像在宣布推动中国年画申遗时,他也承认很可能存在重重困难,但他表示,准备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