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杨耀详细艺术简介
作者:杨耀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678

 浅说著名国画家杨耀的国画艺术
                                                                       作者:庞伟

     杨耀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个性创新和独立思想的艺术魅力,成就卓著的国画家、诗人。
     严肃而又有责任感的画家,仍旧在传统画的道路上继续开拓创新。他们的艺术成就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人品高尚,学问渊博,思想独到,传达给观者的艺术信息却能做到丰富、新颖。杨耀是专业国画家,他的画,在造型与笔墨应用上展示出惊人的才华,形式新颖令人开眼,所以他的画是心画的笔录。
 
一 独特个性艺术创新
    杨耀是最具胆魄意识的艺术家。内涵是个性、多元、创新。
    杨耀的作品新在哪里?“杨耀的作品常看常新”,这是大众的声音。当笔者翻开杨耀的作品集后,看了非常激动,他的画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视线,抓住我们的心。杨耀留给我们的经验丰富,需要我们好好地咀嚼,好好地吸收。
    杨耀之所以能创新,一是他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二是他有开阔的视野。他是个学者型的画家,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写过多部著作和诗词作品等,对我们有不少启发。没有这些积累,他很难达到今天的境界。三是艺术创作的热情,包括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杨耀是激情型的画家。有激情的画家不会草率的进行创作,而他把严肃性、理性精神与激情结合在了一起。四是他有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做”新。现在中国画界存在一个问题:想创新,但功底不深,态度不严肃认真,创作不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这样往往会走到歪路上。
 
 二  清幽依托弧面皴法
    毫无疑问,绘画佳作是积极文化思想与完美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积极文化思想通过诗化的意境表达,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则靠精致的笔墨形态及其结构实现。
    杨耀先生山水中充分运用过多种传统皴法,并且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弧面皴法的魅力。从演练他人笔墨到创造独特的弧面皴法,杨耀用时几十载,每幅山水小景都有特点,艺术含量却不尽相同。
先看他的《山泉乱流松色冷》。此作取景着力表现山泉的溪流,树木数丛,至于画中的房舍和人物,衬景而已。但看意境,它堪称清秀幽静、诗意盎然的代表作。,而究其笔墨,却只是新老皴法的结合。无需回避,作为近景山石的笔墨,带有传统披麻皴和现代拖泥带水皴的痕迹而占据画面三分之一的树丛晕染,则是北宋米芾“落茄法”的浑化。平心而论,此画中真正属于杨耀的笔墨,是后山和上面的流水。它占据篇幅的五分之二,是整个作品的画眼。因为有它,作品令观者眼睛一亮;因为有它,作品有了精神,有了意境,有了令人回味的韵律。
    再看他的《黄土风情》。不少画家作“山居”图,往往大画其山,点以茅舍、牲畜;而画“水居”图,则主染其水,点以瓦舍小船。杨耀避俗就鲜,他放弃了先勾杆、枝,再写叶的陈法,直接以皴带勾,全用饱蘸墨水的中锋施以弧面皴,取得了意外的艺术效果。放眼看去,但见浓淡相间的弧形点、面元气淋漓,各自扮演着树的相应部分,在和风轻拂中,顾盼含情,摇曳生姿,尽现了清秀幽静之美。
    不是绘画高手,能有此等佳作么?用笔帅气,随意点画,情足而至。因而粗放与精微并重,帅气与经营共存。
 
三 点古建文辉叠嶂
    建筑物入画,古已有之。画若以楼台、亭阁、宫室、居民为主,古人将其专列一科。名之曰“界面”。由于受历代崇扬文人画者的鄙视和打压,至明清已趋败落。但画山水点以古建筑物的传统一直延续。在当代画家中,杨耀先生是继承这一传统的佼佼者。
   杨耀将古建筑物入画,用意不在表现古建筑物的昔日辉煌,而在于增加画作的文气,将建筑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所以,他是对古建筑的选择,更是赋予自然景观以文人的积淀。
且看他的《蓬莱仙阁》、《超然领白云》。这是两幅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而画面却较为清新的佳作。他用虚残的弧面皴画山石结构,将那些因风浸雨蚀变的粗松坚顽的碎石质感,不但给画面平添了若干美感,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古建筑物僵直线条的呆板,画法新颖,色调明快,空间感强,远胜于双钩填色而成的建筑。然而,就素材、结构而言,杨耀画横、竖均取得上佳的艺术效果。还有一点得提,杨耀画建筑时,已经通过艺术线描隐去了若干建筑物本身的瑕疵,这是他的大成功之处。
杨耀爱好文学,学以致用,为自己的画作注入若干养分。前面论述的《山泉乱流松色冷》如此,《蓬莱仙阁》亦如此,文人画以文取胜,杨氏画作胜在有文。
 
四 牵泉水乐发深谷
    无水山不秀,有泉岩自灵,古之山水画家,或侧重于画山,或侧重于绘水,完全将水拒之画外者罕见。自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人叫响,石上清泉便成为历代画家乐于表现的对象。杨耀先生的泉水,不但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且寓意深刻。堪称叠岭山泉的代表作是《雄壑清音》、《山水奇丽无限意》。杨耀先生为了避免山泉的僵硬直露、苍白无力的常见毛病,突出曲“泉”通幽的诗化意境,构图别具匠心。他画泉水,可以说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诗的神气活现。他笔下的泉水既“清”又“活”,又有“源头”深藏不露,只在幽深神秘之处半探半躲;泉水躲而不匿,痰而不迫,给你以“牵”出来的感觉。既然是“牵”出来的能无声响吗?因而又能让人联想到:杨氏泉水遮遮掩掩、蹦蹦跳跳地走出山谷,一路上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它们跟豆蔻年华的山妹子一样,虽然害羞,怕见生人,却又天性活泼,向往热闹,最后还是跳着、喊着、笑着、唱着走出了大山。这就是杨耀先生所绘叠岭山泉留给人们的美感。
    《雄壑清音》这幅画大仅数尺,气势磅礴、用笔随意、景象万生,真可“笔随行具,得之自然”,便是杨耀自己克隆一幅怕也难成。解剖细看,杨耀能将此画成逸品,全靠笔墨、构图皆臻化境。先说笔墨:杨耀用墨一向比较谨慎,画此图时格外大胆,色墨随意浸染,或浓或淡,或急或缓,或聚或散。浓聚便苍山群舞、草木郁葱,淡散则云蒸霞蔚、水气升腾。这种艺术效果是人为,还是天造?都是,亦都不是;再看用笔:杨耀在此图认真用笔处,仅衬托泉水的岩石而已,近景画树木数珠,皴为弧面,笔笔传神;三看构图:单用“新颖”二字,已不能形容其构图特色。泉水是由泼墨留白与小处勾勒皴擦结合而成。泼墨留白造出如烟苍山的磅礴气势,细笔勾勒皴擦画就似银清泉的灵气活泼。最出意料之处,是作为画主体的泉水只占画面的十二分之一,泉水仿佛它来无影,去无踪,神秘兮兮,却又给人以来程茫茫、去路悠悠之感。何以至此?神在杨耀让突兀的树木和山石遮挡了山泉的道路。好个“遮掩”法。遮而不绝,掩而愈彰,能不神乎?
    综合以上特点,不敢说他的画有超越古今名家的造型,但敢说,他的中国画确有不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