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晚报记者采访吴定玉
作者:吴定玉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184

 

  吴定玉笔名鸿飞,陋雨斋斋主,1962年7月生,安徽省芜湖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全国分院管理部主任、院内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芜湖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日本东京书画院高级院士,安徽芜湖中山书画院(执行)院长等,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外展,并多次获奖、收藏、发表、入集.
 
  初见吴定玉是在老安东阁二楼,绿江雅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书画交流展上。身着朴素的深蓝外套,披散着一头卷发的他正拿着烟嘴准备点上一支香烟。如果不是旁人介绍,很难相信这样一个甚至可以说有些不修边幅的人,会是著名的山水画家。
  
  得知我们的到访,他笑着把烟放下,与记者交谈了起来。吴定玉的语速很慢,操着典型的南方口音,态度和蔼谦逊。
  
  丹东印象
  
  在他的眼里,首次丹东之行,让他收益匪浅。首先是画展的成功:画展开幕当天,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并且赏书画、懂书画,这让他很高兴。其次是丹东的环境,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文化氛围很浓。丹东作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品牌传播东北第一站,来丹东播下这颗种子,将来会成为 “正本清源,贴近文脉”这种文化理念的平台。
  
  对于丹东的书画家的水平,吴定玉也颇为肯定。他用“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话来评价。但同时也提出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的创新提升,才能达到新的境界。上升到更深层面上来讲,丹东的文化建设更应该横向联系,纵向发展,和文化大中心的交流联系应当更频繁,走出去,请进来,学术上才能有所提高。
  
  草根画家
  
  吴定玉的山水画体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他将自己融入自然,浑然一体。2000年,曾经有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画笔变的拙劣,无论怎样也画不出满意的作品,于是便重新回到山水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用他的话说:写生的作品通过画家的眼,心,手过滤产生,不是抄袭,而是自然的产物。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才能上升到道法自然。
  
  自然是他灵感的本源,这与他儿时的经历不无关系。
  
  “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说到这里时,他顿了顿。
  不是书香门第,也没有什么艺术熏陶。十三岁那年,吴定玉的母亲去世。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大,就成了家里主要的劳动力之一。拉锯、锄地、拾粪、打猪草、砍柴……琐碎辛苦的劳动,却让他更贴近自然。加之从小就对书画有着那种莫名其妙的亲和力,边放鸭子边练字练画,让这些苦日子也染上一种土生土长艺术气息。
  
  1989年,吴定玉第一次见到梁华中在合肥现场作画,大师的写意深深地震撼了他。从此他便开始痴迷于国画,一发不可收拾。
  
  山水之路
  
  先是拜入胡德旌门下习画,后又入安徽黄山书画院郭公达、梁华中、张建中、郑若泉等诸多名家习艺,画意突飞猛进。
因为工作关系,白天没办法练画,吴定玉便利用闲暇时间作画,每天必定挥毫泼墨至子夜时分,尝尝因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不知不觉中便已是拂晓。每每成一作,便躺在躺椅上,点上一支香烟,在烟雾缭绕中品味画作。觉得不当之处,又继续研习,在创作新作,在不断自我否定中进步。
  
  1994年,黄山书画院建院十周年,吴定玉的一幅山水画作品被评为一等奖。当时就有人评价他:“20年以后,吴定玉将带成为代表安徽的画家。”这句话鼓舞了他的同时,也让他倍感压力。收不住强烈的学习欲望,2010年6月吴定玉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山水高研班的学习,接着9月份又被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录取继续深造,更是让自己的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
  
  创新是传统的母亲
  
  “当时的古人,创新后东西,千百年的流传,传得下去,统得起来,才成了当下的传统,而今天的创新,也许就是明天的传统。” 吴定玉提出这个理念时,许多人都接受不了。
  
  中国画是国之瑰宝,今人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才能有高度,如果抛弃传统,中国画就没有了根基。对于传统的东西,过程需要学,必须知道古人如何做。但仅仅依靠古人的东西,表现当下的事物是不够的。国画的创新,是“道法”上的创新,必须不断的挖掘创新才能让传统焕发出新的生命。
  
记者魏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