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赋的画家
作者:孟养玉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485

 

  孟养玉的绘画艺术生涯,是从画年画、连环画开始的。1950年孟养玉在文水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半年的老师。因为喜欢画画,擅长画画,20世纪五十年代初,他被分配到县文化馆专门搞美术创作工作,1952年,县里送他来到山西省艺术学校美术班学习,进一步学到了素描、解剖、透视和色彩的基本知识,绘画开始入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年仅21岁的孟养玉就以处女作《收音机下乡》,入选全国首届青年美展,接着又在山西省第三届美展和第一届青年美展上得了两次奖。这使孟养玉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山西美术界的一匹黑马。孟老很清楚的记得当时得了300多块的奖金,他毫不犹豫有的买了自行车,手表,因为作画需要素材要去写生,要去采风,要去了解最基层的老百性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以前用腿,现在有了自行车,方便多了。50年代末,他的《能工巧匠》、与李亨合作的《刘胡兰》,入选十周年国庆全国美展;60年代初,他参加了华北地区的年画、版画创作,那时是领导出题目、群众出构思、画家出技术的“三结合”创作方法,他独创和与人合作的作品有四件入选展出,《台柱子》即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后来《学英雄精神,练好杀敌本领》、《台柱子》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青年人》入选中国对外文委主办的赴欧州四国展。五六十年代,山西省的美术工作由文联直接领导,美术作品都是根据党的艺术方针创作的,坚持为政治为生产为工农兵服务,作品的主要内容也是歌颂党,歌颂劳动人民的,年画在艺术创作中是主流艺术,当时美术作品创作排排队叫:“年、连、宣、油、国、版”。这个时期孟养玉的作品以年画为主,像《光荣八大员》《红花》《万盏花灯连北京》等 ,印数高达数百万,广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
  70年代初,省里组织全省写生画展览,他有服务员等14件作品同时入选,成为那届展览入选作品最多的画家。因为历史原因(1966--1976年中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样板戏、文革印刷品、纪念品代替了全部的艺术市场,在这一时期,孟养玉开始专攻中国人物年画创作。作为少女英雄刘胡兰的同乡,他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许多刘胡兰题材的作品,其中一幅年画《刘胡兰精神代代传》,入选纪念“讲话”发表35周年全国美展。另一幅作品《咱队伍在前方打得好》,入选建军45周年全国美展。这幅画是孟养玉人物画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在这幅画中,孟养玉一改过去画妇女、儿童时一味工笔细腻的手法,大胆追求画中人物的神韵和情绪宣泄,以及整个环境的色调和氛围。以重墨为基调,线和墨并用,黑白灰中略敷红、黄、蓝重彩,兼工带写的笔墨和平面构成的表现技法,比较恰当地把握了战争时代的沉重气氛,与表现在群众脸上的喜色形成强烈对比。 孟养玉上个世纪70年代还有一幅很重要的人物画作品,就是《华主席来到俺猪厂》。这幅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作品,不仅在孟养玉的人物画中地位特殊,就是在中国领袖题材绘画作品中也占有重要一席。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30多年以后,2011年5月27日,《中国信息报》以“孟养玉作品赏析”为标题,隆重介绍了这幅作品,受到美术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1980年,孟养玉进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这是他的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此以后,孟养玉画风大变,走上了工笔与写意兼容、传统与现代并蓄、从人物内心深处挖掘神韵、从所处环境氛围解读灵魂的人物画创作之路。在工笔画中,加入了水墨、写意的元素,以洗练的笔墨体现特色,用简洁的手法处理空间,人物选材和创作思路逐渐开阔,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如泉喷涌。中国画《亘古一曌》、《三晋文萃图》、《观沧海》、《亚圣孟子》、《班婕妤》、《三晋人物赵壁像》、《一树梅花一放翁》、《斑竹一枝千滴泪》、《逍遥游》、《麻叶仙姑》、《饥渴的黄土地系列》、《晋泉咏》、《一醉累月轻王侯》、《富贵于我如浮云》等,年画《姑嫂情》、《八音祝寿》、《春韵》、《十二月花开致富忙》《先给奶奶吃》等,或壮阔、或悲欢、或萧疏、或谐趣,精品迭出,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获得了许多更高级别的荣誉:《姑嫂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八音祝寿》、《春韵》(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亘古一曌》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山西省百年百家书画名家精品展,山西省美展一等奖;《斑竹一枝千滴泪》参加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展,获一等奖;《晋泉咏》参加加拿大第五届国际书画大展,获金奖。许多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画家》、《美术》等200多种报刊杂志刊登。其中《观沧海》,《逍遥游》,《阅尽人间风流》、《亘古一曌》、《晋泉咏》、《雨打芭蕉》、《怜香》等作品于2005年由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评价,并签发了收藏证书。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将军为了祝贺他从事美术生涯五十周年特地题词:“三晋笔墨唱大风”。
  2000年以后,从文水文联领导工作岗位下来的他,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更偏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佛、儒、道在他的画作中都能够找得到体现的身影。想画啥就画个啥,用其好友--时任中国收藏家学会会长阎振堂对他的配诗中所写:“且喜解甲一身轻,老玉得以任纵横,脚力犹劲身体好,霞光彩云夕阳红。”用孟老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一个老百性,心里装着老百性,就画老百姓,我是人民的艺术家,搞不了现在流行的贵族文化,要为山西的人民百性作画。愿意歌颂山西传统的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个著名的画家必须有良好的绘画技艺加上扎实的文学修养,但是艺术大家一定是要有天赋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做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画家! 孟养玉身上有着明显的历史烙印,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艺术思想与风格,近80岁高龄的他依然以赤子之心回报他的家乡与挚爱的绘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