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至纯:读赵纯油画的审美价
作者:赵纯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79

 
  赵纯(笔名:知画;又名:红霞),女、1966年8月出生,籍贯浙江浦江。中俄油画协会副主席,中匈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大新世纪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海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关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评审专家,河北美术学院、京华美术馆油画高研班导师,大学府画院院长,徐悲鸿画室客座教授。
  身为海关关员的赵纯,在践行中国海关人“为国把关”神圣使命中深度体悟中国社会变革给人们生活带来深层演变的同时,以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科班素养浸润的画笔尽情描绘社会生活,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存在进行捕捉与描述的审美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审美构建。她的实践,富有积极的当代审美价值。
赵纯释放美,追求美,创造美,探索美。她的脚步,一直行走在人生的求美线上:姣好的容貌、温润的性情和出类拔萃的才华曾将她推到电视台新闻主播的上位;她先入广州海关当缉私警察,后到北京海关工作,激情豪迈,英姿飒爽;她才路宽广,文字表达亦张亦驰,传统丹青亦工亦写,油彩涂抹锦绣多姿。

  赵纯的油画,视角独特,选材精到,没有蓄意制作的宏大叙事,没有虚张声势的空洞表达,没有扭捏作态的无病呻呤,常常以小见大,大中藏真,真中见情,洋溢着人文主义的温暖美感。她或以描绘客观真实的现实主义表现形态,或以探索人的精神与品格的“形而上”的表现方式,直面现实,用画笔承载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诠释了“赵纯式”审美意象:


  ——真实之美。美是具体事物的真实存在。通过表现事物的具象美来挖掘事物的本质美,是赵纯矢志不渝的心灵追求。赵纯笔下的人物,生活在当下,可感可触,真实可信;人物刻画深入精细,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环境交待脉络清晰,洗练简约,洋溢着人文主义的朴实情怀。从《习近平肖像》到《母亲》《功勋》、《书记》、《草原儿女》,从《海关关长》到表现海关生活的《跳帮》、《海关乐队》,就像可以与你近距离谈天说地、掏心掏肺的朋友,是现实生活中可以握得上手、说得上话的人。在这些作品中,画家既没有刻意拔高的英雄主义的膜拜与讴歌,也没有罗中立《父亲》式的愤懑与悲情,有的是对这些人物在当代社会中价值、意义的解读,是对转型、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的一种满怀憧憬的礼赞。

  ——秩序之美。宁静是自由世界最美的表现。从梵高、塞尚、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莫奈、毕加索及至波洛克所表现的世界中,人们既可以体会到物质自然性本身的魅力,而更能体察到人类内心世界的另一种秩序之美,这就是在面对物质世界的涌动时,人们的心灵如何保持足够的镇定和从容。

  具有东方心性哲学涵养的赵纯,以她充满灵性的才情叙写了一种沉静的心灵秩序,而这种沉静所展现出来的是心性的优雅与高贵。在她的油画静物《平实》和油画风景《静谧》中,她将这种沉静贯穿于作品叙事的全过程,让人感受到来自历史和现实现象中极其深远的生命寓意;在色彩秩序的构建方面,赵纯的作品色度饱和而不艳俗、不焦枯,色彩透明而不乏对细微灰色的比较和表现,色感厚重而不缺失微妙的形色关系以及油层和肌理的最佳契合。她在用心将自然中生动的形色特征升华于油画材质及语言的美感之中。她的油画静物《暖》、《十月的鲜花》等成为这种秩序构建的代表之作。在她的巨幅油画佳作《长城》中,她力求在历史文化和自然现实之间,达成某种维度的和谐。她把这种维度置身于人文主义精神的时空下进行观照,使现代主义与传统精神达到了高度的“视界融合”。

  ——思想之美。艺术是思想的产物。没有思想的艺术如同一杯乏味的白开水。一件没有思想穿透力的作品挂在家中,如同一具僵尸悬于墙上。艺术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揭示了人类生活中最为本质的一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被世俗所遮蔽。

  赵纯似乎天生具备医“俗”功力。她的油画没有匠气和俗气,绵延而至的是源于生活而又经过筛选、提炼、用心表现的思想源流:她的油画人物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述说着一个时代的缤纷故事;她的油画景物,如流金溢彩的《源》,雍容华贵的《瓶花》,奔放热烈的《十月的鲜花》,清旷高远的《呼伦贝尔秋色》,矜持玉立的《平实》等等,赋予了景物以充满生命力量的人格灵魂,读她的作品如同与一个个神采飞扬的人物执手相叙。

  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之“术”之所以被世人奉为“美术”,是因为其本身具有洗涤人心的审美价值。赵纯的油画是一种美的存在,不装腔作势,不装神弄鬼,真实、理性。

  赵纯的油画之路,很正,很纯粹,必定洒满阳光。                      
  【注:作者 曾庆龙  中国海关出版社副社长、《中国海关》杂志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专栏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