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人花费数百万从国外拍回普通藏品 从中折射什么
作者:佚名    转贴自:前不久,笔者观看某档电视鉴宝节目。其中,有一位送鉴人声称自己手持的是一件花高价从国外拍回的中国文物,后经鉴宝专家鉴定,此藏品是真品但并不是稀缺的珍品,只是一件十分普通的藏品,而且从价格上说,显然是买贵了。尽管送鉴人一再声明这是自己爱国护宝的行为,但现场的几位鉴宝专家似乎并不赞成其花高价从国外购回普通藏品的做法,他们觉得让普通藏品留在国外也有利于    点击数:1185

■赵畅

  前不久,笔者观看某档电视鉴宝节目。其中,有一位送鉴人声称自己手持的是一件花高价从国外拍回的中国文物,后经鉴宝专家鉴定,此藏品是真品但并不是稀缺的珍品,只是一件十分普通的藏品,而且从价格上说,显然是买贵了。尽管送鉴人一再声明这是自己爱国护宝的行为,但现场的几位鉴宝专家似乎并不赞成其花高价从国外购回普通藏品的做法,他们觉得让普通藏品留在国外也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藏家只有买回稀缺的文物,才更有意义。

  这些年来,无论读报刊收藏类新闻,还是看电视鉴宝类节目,给人的一大感觉,就是时下去海外购回藏品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大家要争相从国外去淘藏品呢?原来,在一些藏家的印象里,总觉得国外的藏品属于真品的概率大、保险系数高,并且国外的藏品捡漏机会多,相对增值空间也大。有鉴于此,一些藏家便是那样的趋之若鹜了。

  其实,去国外淘藏品也并不很保险,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国内藏品市场的火热走高,无形之中也自是推高了国外的藏品市场。不必说电视鉴宝节目中从国外购回赝品的情况时有曝光,在一些国内拍卖场上充塞着的回流藏品也是鱼龙混珠、洋相百出。据2012年8月14日中国书画收藏频道披露,某“大型生态文化基金筹备专题竞买会”前,面向东莞民间藏家的首次大范围藏品征集活动开始十多天中,一千多件前来应征的藏品绝大多数经鉴定为赝品。“有的东莞藏家去境外的拍卖会捡漏,结果买到的还是假货。”北京文博苑收藏品鉴定中心专家刘岩举例说,鉴定中发现,一位藏家带来的“齐白石”画作是花200万元从日本拍卖回来的,另一位老先生带来的清雍正珐琅彩是花费了300万元从美国拍得。在国外用巨额资金拍回的藏品竟是假货,这样的教训不能说不深刻。

  花高价从国外购回或普通藏品或假冒伪劣赝品,从中折射的当是藏家对国外收藏市场的过分信任以及自己收藏底气不足、能力不行的问题。其实,凡是有过海外拍卖经历而屡屡吃药的藏家都该有类似的教训,特别是一些小拍公司也并不像那些国际知名大拍公司正规,因为其眼睛里都盯着钱,更有鉴于中国藏家蜂拥而至的境况,于是,将计就计、“关门打狗”设计圈套就不可能不成为他们的首选。本来,只要藏家自己有实力有眼光,也可以避免吃药,无奈不少中国藏家太过信任,且毫无鉴定底气,因而在盲人摸象里就不可能不出差池。然而,真当发现上当受骗以后,终究为时已晚。个别的藏家即便有幸购回真品,大多也逃脱不了花高价买回普通藏品的下场——当购回的藏品是国内可以频见的大路货、出口货,且价格也要比国内的高得多,这样的结果,怎不让藏家失望以至而觉得做了冤大头?这样的做法与结局,与爱国护宝挂钩是否有点太牵强了呢?与此同时,一个简单的道理必须懂得,从国外购回的一些普通藏品,有不少属于当年从正当渠道出口国外的东西,也有外国友人因喜爱中国文化艺术而购藏带走的,对于这些藏品特别是在高价的情况下,何不让它们留在国外呢?作为中国当年与国外正常贸易的一种记录,作为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一段念想,这些干干净净、光光鲜鲜的藏品,何以不能成为“一路一带”上的文化使者去续写新的友谊、赓续新的辉煌呢?

  笔者并不一概否定从国外购回中国文物的做法,事实上,过去由于战乱、遭侵略等种种原因,确有许多属于国宝级的中国文物陆续被偷盗和流失至国外。尤其是在中国百多年积弱的近代史中,不知有多少国宝流失海外。其他不说,“连千古一帝唐太宗葬地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无价浮雕石刻,亦即‘昭陵六骏’,如今只剩下残破的四骏在陕西省博物馆。有两骏在上世纪初被盗卖到美国。”再比如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原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的结晶,不仅是东方文化的荟萃,也包容了清朝前期对西洋艺术的大量吸收采纳,收藏了无数艺术精品。可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夺一空,然后付之一炬”。如今中国强大了,人民扬眉吐气了,于是一些珍贵的中国文物被趸拥拳拳爱国心且有实力有眼力的藏家购回祖国,当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毕竟,让这些流离失所的国宝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热切期盼,更是对全中国人民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教材。但真要从国外购回那些国宝级的文物藏品,诚非一般藏家所能企及。

  对于那些尚无经济实力且收藏水平和能力尚不具备的收藏爱好者,真心奉劝其暂且不要涉足国外淘宝,尤其不要带着捡漏的心态去收藏,更不必用“爱国护宝”的名义来绑架收藏。须知道,这般收藏往往以失败告终,而且客观上也是在助推国外针对中国人的收藏市场的畸形发展——而一旦形成“低价从国内流出、在国外被推高而回流、继而又从国内流出……”的恶性循环,在真真假假、高高低低的循环往复中,最后吃药的还是中国人自己,获利的则是做局的外国人。有些藏家真要去国外购回藏品,是否最好先在国内练练眼、顺顺手,觉得自己真的成熟了,有把握了,再从从容容去涉足也不迟,毕竟有了国内外的比较,可收可不收、值得藏不值得藏,你自心中有数,更何况最后拍板时你总还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袋子允许与否。

  话到最后,无论是在国内收藏还是跑到国外去购藏,对于藏家来说,收藏之道真是一样一样的,那就是:不听“故事”不贪心,积淀实力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