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3/27 【字体:小 大】 |
少数民族艺术品收藏热悄然兴起
编辑 陈羽 3月26日至31日,“藏天圣彩——觉囊·唐卡慈善艺术大展”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序馆开幕。此次来沪展出的唐卡艺术精品有40余件,全部由青海赛格寺的画师亲手绘制。展览举办方上海嘉轩画廊董事长杨晓倩称,此次举办唐卡画展一是为青海赛格寺佛学院进行慈善拍卖,另一方面也是向上海这个走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时尚之都推荐这门古老独特的宗教艺术。而此次展览,也让上海收藏界的许多人将目光投向唐卡等少数民族艺术品的收藏。 刚刚起步的“潜力股” 近年来,随着全民收藏热的兴起,唐卡、蜡染、苗绣、银饰、面具等少数民族艺术品收藏悄然兴起。综合来看,相较于传统书画、当代艺术等艺术品收藏的主流类别,少数民族艺术品的关注群体还很小众,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还属于“潜力股”,市场规模和容量如同十几年前的中国书画市场。 收藏专家表示,少数民族艺术品并不等同于工艺品,只有名家之作、流传有序的少数作品才可以称得上艺术品。虽然精品数量少,大部分少数民族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也并不像传统书画和当代艺术品那样高高在上,入门价格多为千元至万元,而非常优秀的藏品价格也就在十万至几十万元之间,只有极为罕见的珍品才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近年来唐卡、银饰、盔甲等少数民族艺术品价格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收藏从当代精品入门 在少数民族艺术品收藏开始升温的今天,藏家该如何入门呢?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乔晓光对记者简单介绍了收藏家必须注重的几个特点。 观察一件少数民族艺术品,首先要看年代。一般来说,大小、工艺水平相近的少数民族艺术品,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不过对缺乏断代能力的收藏者来说,可以考虑从当代少数民族艺术品精品入手,价格不算太高,同样具备收藏价值。 其次看作者,通常大家都认为制作少数民族艺术品一般与经验积累有关系。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蜡染、银饰等的确是工艺师随着经验的增加,制作的质量也越发精到,而另外一些工艺品比如唐卡、苗绣的绘制过程中由于视力、精力的大量消耗,工艺师的黄金(1599.50,3.80,0.24%)年龄往往在20至45岁之间。一幅唐卡的主体可能是由徒弟绘制,但像眼睛、指甲、手印、人物身上的装饰与法器等最见工力的地方大都由师傅绘制,需要着重予以关注。 然后看材料,如果材料的质量不好,颜色、纹理等品相会很容易下降。因此也需要注意材料是否均匀、光滑、软硬、薄厚适宜,有没有裂缝、掉色的情况。 最后看出处,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艺术品制作自古便是民族传统工艺的一部分,民族村落、部落、宗教派别,也是少数民族艺术品制作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正宗唐卡全是由喇嘛所绘,流通渠道相对单一,一般由寺院统一安排,去寺院直接请的唐卡收藏价值比较高。而蜡染、苗绣等民族艺术一定要看是否为祖传手艺,一般这种工艺的核心技巧世代相传。真正的精品摆在普通工艺品旁边会立马脱颖而出。
|
|
|
|
胡润排行 |
姓名 |
分类 |
年总成交额(万元) |
1.范曾 |
国画 |
93,814 |
2.何家英 |
国画 |
61,773 |
3.赵无极 |
油画 |
61,483 |
4.曾梵志 |
油画 |
40,523 |
5.崔如琢 |
国画 |
32,680 |
6.张晓刚 |
油画 |
31,185 |
7.王子武 |
国画 |
24,670 |
8.周春芽 |
油画 |
20,902 |
9.陈佩秋 |
国画 |
20,110 |
10.史国良 |
国画 |
19,39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