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5/16 【字体:小 大】 |
中国画从工笔画发展至写意画,跟中国书法的演变昔昔相关,因此,古人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书法中的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同样在唐宋时期,写意画开始代替工笔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历代写意画名家如唐宋时期的王维、苏轼、米芾,元代的倪瓒,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民国时期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都同时是草书的高手。 西洋画和中国画不同,两者的印赏角度也不一样。西洋画是以色彩表现光在物体上的变化,古典西洋画画的是室内光,到了印象派则以室外光为主。中国画的灵魂则是笔墨气韵,艺术家通过笔的抑扬顿挫和墨的干湿浓淡相互交融在画中表现其气势和韵味,与中国的书法一脉相承。古人以「春蚓秋蛇」和「墨猪」来形容缺乏功底和气势,用笔过于肥阔,肥硕无力,无骨力的笔墨。可以说,缺乏笔墨功夫的所谓中国书画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以中国书画形象为外衣的设计师,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书画家。 谢举贤的写意画,大气磅礴,雄健浑厚,格守中国画笔墨气韵的传统,但又不为其所限,以深厚的笔墨功夫变化出诸多形式诸多风格的中国画,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笔墨在谢氏的手中,就如兵器在武林高手的手中一样,挥洒自如,刚柔并重。从谢氏的中国画,小树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的书画和武术,各有特点,却又相互影响。朋友,小树怎样说也没有用,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前面所说的名家作品跟谢氏的细心比较一下,自有答案。 谢氏1943年生于湖南茶陵,原籍广东梅县,成长于武汉,1975年从武汉来到香港,做送货工为持生计,日间在车厢板和水泥地上画画,晚上在货仓趴在地铺上画。1977年,他的作品入选香港大会堂举行的《香港华人现代艺术研究会年展》。1978年,香港艺术中心为他主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79年,香港艺术节协会暨香港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了他的个人画展。从此,谢氏正式踏上全职艺术书画创作之路。1986年,谢氏首次在曼谷举行个人画展,观者如潮,当地评论为「历年罕见之佳作」。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首次主办谢氏个人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可染担任画展的主礼嘉宾,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带病携同夫人萧淑芳专程参观画展。 谢氏这样描述他的艺术创作:「画画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从开始习画起,就日日无画不欢………写意中国画本身,由立意到落墨,中间经过一静一动的过程,在辽阔、深邃的想象中,浮现的形象携带着自己在这个静思过程中培养、迸发出的情感,一下子汹涌澎湃地倾泻向纸上去,脾睨纵横,痛快淋漓。特别是出现得心应手之如意作品时,更能在精神上获得不可言喻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
|
|
|
胡润排行 |
姓名 |
分类 |
年总成交额(万元) |
1.范曾 |
国画 |
93,814 |
2.何家英 |
国画 |
61,773 |
3.赵无极 |
油画 |
61,483 |
4.曾梵志 |
油画 |
40,523 |
5.崔如琢 |
国画 |
32,680 |
6.张晓刚 |
油画 |
31,185 |
7.王子武 |
国画 |
24,670 |
8.周春芽 |
油画 |
20,902 |
9.陈佩秋 |
国画 |
20,110 |
10.史国良 |
国画 |
19,390 |
|
|
|